欢迎光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百科!

校园百科

孺子牛

“孺子牛雕塑”坐落在东区图书馆东南侧(现移至校史馆南)。一池田田的荷叶,几支含苞待放亭亭玉立的荷花,一座白色的水泥雕塑就坐落在荷池中央,两只可爱的小牛使着全身力气,伸开四肢,一前一后地用牛角顶着地球。雕塑的寓意是“扭转乾坤”。在背面写着“七八级同学献”。

  • 中文名:孺子牛
  • 建筑年份:1983年

介绍


孺子牛


78级学生在科大学习生活了五年之后,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候,他们自发募捐筹资,有的同学甚至勤工俭学来贡献一份力量,以此为母校留作纪念。据介绍,当时备选的作品有四件,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当时的科大人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魄和勇气,也代表了科大学子不畏艰难、勇于钻研的刻苦拼搏精神,所以就选择了这一件,而且巧合的是这一届属牛的居多。

来源:花开的声音——中国科大的那些人那些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二十多年前,一位坐在图书馆伏案苦读的中国科大学生,抬起头揉揉微红的双眼,瞥到图书馆东南角的“孺子牛”雕塑,心里抑制不住地发出这样的呼喊:“昏庸的,在这里头脑清醒;软弱的,在这里挺直腰杆;忘本的,在这里记起过去……”
  1983年竣工的“孺子牛”雕塑,映照着那一代大学生挥斥方遒的激扬背影。
  科大最早的校园雕塑
  5月7日上午,中国科大博物馆举行了一个小小的捐赠仪式。阜阳籍的著名雕塑家程连仲、程连昆兄弟,将他们创作的《孺子牛》雕塑的原稿捐赠给了中国科大博物馆。原稿是一座小小的模型,一些部位已经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科大博物馆馆长张居中依然激动不已,因为孺子牛雕塑对科大人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孺子牛”雕塑位于科大东区的一片芳草地上:两头刚劲的石牛,环绕着石球,似乎正在用尽全身的力气去推动“地球”。基座正面写着三个大字“孺子牛”,背面写着“七八级同学献”。
  有人说,这是中国科大最早的校园雕塑;有人说,这座雕塑是科大精神的代表;也有人说,雕塑是78级学生捐献的,应是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的精神象征……
  科大校史记载:1978年10月9日,学校举行78级新生开学典礼。这些人中,包括12岁的少年班明星、现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的张亚勤
  双牛推动地球旋转
  1983年春天,当这些科技英才们即将告别母校时,有学生发出了倡议——给母校捐献一件雕塑吧,这个倡议立刻得到了所有学生的拥护。恢复高考是他们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他们要在人生最重要的地方留下一点痕迹。
  程连仲回忆说,有4位科大学生会的同学找到了当时还在合肥的韩美林先生,请他设计这尊雕塑。但韩美林当时还未从事园林雕塑,便向学生们推荐了程连仲,“韩老师看过我的作品,对我比较了解。”
  随后,程连仲与学生们见了面,并在韩美林老师的帮助下,共同确定了“牛”这个题材。为什么选牛?也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78级的科大学子属牛的人很多。
  程连仲说,当时刚刚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我们便想到科技推动世界进步这一主题,用“牛”象征科技,双牛顶一圆球旋转,能够比较形象地表现出这一主题。
  投票选出最终作品
  创作过程是很艰辛的,一开始,程连仲、程连昆兄弟的作品总是有些夸张过度。程连仲还记得韩美林看过后开玩笑说:“这些牛的疙瘩肌肉太可怕了。”于是,兄弟俩加强了装饰手法,花了大约一个月工夫,最后终于定稿。
  但兄弟俩发现,学生们其实并不止找了他俩创作雕塑,当时,中国科大的同学还请了安徽省美协、安徽省博物馆的著名雕塑家创作了五件稿子。最后,包括程氏兄弟的作品在内,同学们召开了一个投票选稿会,邀请所有应届生前来投票。最终,程连仲、程连昆的作品以74%的得票率胜出,并起名为“孺子牛”。
  下一步,就是将原稿放大,做成真正的雕塑。程连昆回忆说:“由于担心被雨水淋,稿子的放大是在学校一个地下室完成的。当时是暑假,天气热、潮湿,一盏300瓦的灯泡,点上一个多小时就炸掉了。”在地下室,当时还有人种蘑菇,虫子很多,而大家又嫌热,都光着膀子,每天免不了受蚊虫折磨。“但我们不能离开,都是人工搅拌水泥,要盯紧不能有气泡。”
  激情岁月至今难忘
  现在旅居德国的程连仲,艺术作品已成为行家和商界名流的收藏重点。而身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系教授的程连昆也为上海世博会完成了五座城市公共雕塑作品。兄弟两人可谓功成名就,但想起二十多年前的那段激情岁月,两人还是很激动。程连昆说,那时候我们也都是三十出头,看到同学们那么火热的激情,自己也是心潮澎湃,希望扎扎实实地做出艺术精品,不辜负同学们的信任。
  昨天,一位中国科大78级的学生说,大家当时对这件雕塑真的很看重,“我记得全体毕业生一起集资,凑了大约4000块钱。”那时候的4000元不是个小数目,当时的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差不多15元,很多人一捐就是半个月的生活费,“我也捐了5元,那个月只能省着点吃了。”
  孺子牛精神代代传
  “孺子牛”雕塑给了无数科大人鼓舞和启迪,1983年,科大的一份校园刊物中,刊载了沈涛同学的随笔《<孺子牛>的启示》。
  沈涛写道,“图书馆东南角矗立着的石雕《孺子牛》能给人以震撼、启示和力量。那两条牛双目圆睁,低首蹬足,用犄角、用阔背奋力推动地球,大有扭转乾坤之势。看着这孺子牛,你仿佛感到它周身有奔涌的热血,感到它喘息喷吐的热气,听到它短促而振聋发聩的咆哮。我惊叹于那惊心动魄的一刹那,折服于那粗犷、神奇的力的美。”
  “昏庸的,在这里头脑清醒;软弱的,在这里挺直腰杆;忘本的,在这里记起过去。做孺子牛,吃进草,挤出奶,负重远行;做孺子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雕像给我的启示。”


校园相关

timg (4).jpg

添加

请编辑添加的内容

标签

  • 孺子牛

同义词

手机端

手机端

联系我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