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百科!

校园百科

地铁

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Subway、tube、underground)的简称;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地铁是涵盖了城市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Metro),中国台湾地铁称之为“捷运”(Rapid transit)。 除了地下铁以外,也包括高架铁路(Elevated railway)或路面上铺设的铁路。因此,地铁是路权专有的、无平交,这也是地铁区别于轻轨交通系统的根本性的标志。世界上最早的(也是第一条)地铁是英国伦敦的大都会地铁,始建于1863年。

  • 中文名:地铁
  • 英文:Subway、Underground、Metro、Tube
  • 服务类型:城市轨道交通
  • 首条地铁:1863年伦敦大都会地铁

概念定义

在英文环境中,根据各城市类似系统的发展起源与使用习惯之不同,常称为:Metro(法国巴黎、中国大陆部分地区)、MRT(新加坡、台北、高雄等)、MTR(特指香港)、Overground(特指地上轨道)、Railway(特指地上轨道)、Subway(美国及周边地区、北京)、Tube(特指伦敦)或Underground(特指伦敦)。

主要功能

客运:绝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是用来运载市内通勤的乘客,而在很多场合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会被当成城市交通的骨干。通常,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许多都市用以解决交通堵塞问题的方法。地铁在许多城市交通中已担负起主要的乘客运输任务,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之一,800万莫斯科市民平均每天每人要乘一次地铁,地铁担负了该市客运总量的44%。东京地铁的营运里程和客运量与莫斯科地铁十分接近。巴黎地铁的日客运量已经超过1000万人次。纽约的地铁营运路线总长居世界第五,日客运总量已达到2000万人次,占该市各种交通工具运量的60%。香港地铁总长虽然只有43.2公里,但它的日客运量高达220万人次,最高时达到280万人次。

货运:美国的芝加哥曾有用来运载货物的地下铁路;英国伦敦亦有专门运载邮件的地下铁路。但两条铁路已先後在1959年及2003年停用。

人防:在战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地下铁路亦会被用作工厂或防空洞。不少国家(如韩国)的地铁系统,在设计时都有把战争可能计算在设计内,所以无论是铁路的深度、人群控制方面,都同时兼顾日常交通及国防的需要。

避寒:有些地方的地下铁路建筑在地下为的不单是避开地面的繁忙交通及房屋,还有为避免铁路系统受到户外的恶劣天气的破坏,负面教材有莫斯科地铁地面线4号及L1号线,受到极端寒冷天气的肆虐导致维修费用已经远远高过地下线的建造及维修费用。

摆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亦被用作展示国家在经济、社会以及技术上高人一等的指标。例如前苏联的地下铁路系统便以车站装饰华丽出名,而朝鲜首都平壤的地下铁路系统亦有堂皇的装饰。


中国地铁

运营中

据2018年4月8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17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共计34个城市(包括七种制式的轨道交通)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并投入运营,开通线路165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5033公里。已开通城轨交通包括地铁、轻轨、单轨、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磁浮交通、APM七种制式。其中,地铁3883.6公里,占比77.2%;轻轨240.8公里,占比4.8%;单轨98.5公里,占比2%;市域快轨502公里,占比10%;现代有轨电车246.1公里,占比4.9%;磁浮交通57.9公里,占比1.1%;APM3.9公里,占比0.1%。

截至2017年12月,中国大陆建成投运地铁的城市已达31个,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深圳、南京、成都、沈阳、佛山、重庆、西安、苏州、昆明、杭州、哈尔滨、郑州、长沙、宁波、无锡、大连、青岛、南昌、福州、东莞、南宁、合肥、石家庄、长春、贵阳、厦门。中国港澳台建成投运地铁的城市达4个,分别为:香港、台北、高雄、桃园。


建设中

截至2017年12月,中国大陆建设中的地铁城市为11个,分别为:乌鲁木齐、兰州 、温州、徐州、常州、济南、太原、芜湖、呼和浩特、洛阳、南通;已停工的城市为1个,为:包头;中国港澳台建设中的地铁城市为2个,为:台中 、澳门(澳门轻轨属于APM,故列入)。

校园相关

合肥轨道交通系统于2016年12月28日开通第一条线路。目前开通线路两条,在建线路(包括延长线)6条。在建地铁5号线黄山路站是离学校最近的地铁站,将于2021年开通。

标签

同义词

  • 捷运

手机端

手机端

联系我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2022